2022年的高考甲卷语文作文题目,以《红楼梦》中“大观园试才题对额”的情节为背景,要求考生围绕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这一事件,探讨直接移用、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三种不同的艺术处理方式,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,写一篇文章,这一题目不仅考察了考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,更引导考生深入思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,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平衡传统与创新。
一、题目背景解析
《红楼梦》中的“大观园试才题对额”情节,描述了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而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,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的故事,有人主张从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中的“有亭翼然”一句中取“翼然”二字;贾政则认为“此亭压水而成”,题名应“还须偏于水”,主张从“泻出于两峰之间”中拈出一个“泻”字,有人即附和题为“泻玉”;贾宝玉则觉得用“沁芳”更为新雅,贾政点头默许。“沁芳”二字,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,不落俗套,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,蕴藉含蓄,思虑周全。
这一情节中,三种题名方式代表了对待传统与创新的不同态度和方法,直接移用“翼然”,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;借鉴化用“泻玉”,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的创新;而贾宝玉的“沁芳”,则是完全根据情境独创,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,又展现了创新的智慧。
二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
文化传承是民族精神的基石,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,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,凝聚着民族的智慧,是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,没有文化的传承,民族就会失去根基,变得漂泊无依,正如德斯宾格勒所说:“一个失去了自身文化的民族,是一个漂泊无根的民族。”
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地固守传统,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,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,如果一味地固守传统,拒绝创新,传统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,变得僵化、保守,创新成为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呼唤,是文化活力的源泉,它不仅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,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,还能够推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,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。
三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
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,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成功的案例,在文学艺术领域,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,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,他们用自己的笔触和视角,重新诠释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,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,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,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。
在科技领域,创新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,从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到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技术,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的推动,这些创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,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这些创新也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融合,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这既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,也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。
在教育领域,创新同样具有重要意义,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,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,在现代社会中,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,教育者需要转变教育观念,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,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、社会实践等活动,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,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。
四、个人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角色
作为个体,我们每个人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我们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,也是创新的推动者,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,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;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,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,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,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,我们可以积极参与文化活动,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;我们可以关注文化创新项目,支持和参与文化创新实践;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达,展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,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,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。
五、结语
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,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,我们需要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,既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又推动文化的多样性,我们才能在传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传承,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,让我们携手共进,以传承和创新为双翼,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文化的新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