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份传承的爱
端午节,这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,总是能勾起人们心中那份对家的思念和对传统的敬仰,每当这个时候,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,准备各种节日食品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粽子了,粽子,不仅仅是一种食物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,一种情感的寄托,而在我心中,妈妈包的粽子,更是这份传承中最温馨、最动人的篇章。
一、记忆中的端午
记得小时候,每到端午节前夕,妈妈就会提前几天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,她会去市场上挑选最新鲜的糯米、粽叶,还有我最爱吃的红豆和五花肉,那时候,我总是跟在妈妈身后,像一只好奇的小猫,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,心中充满了期待。
妈妈包粽子的时候,总是那么专注而认真,她会先把粽叶一片片洗净,再用开水烫软,这样粽叶在包的时候就不容易破裂,妈妈会把糯米淘洗干净,沥干水分,再加入适量的盐和油,搅拌均匀,红豆和五花肉则需要提前腌制好,红豆要煮得软糯香甜,五花肉则要切成大小适中的块,用酱油、料酒、五香粉等调料腌制入味。
每当这个时候,我都会搬个小板凳,坐在妈妈旁边,一边看她包粽子,一边听她讲关于端午节的故事,妈妈告诉我,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,而粽子则是为了防止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,人们投江的食物,这些故事,虽然我已经听过很多遍,但每次听妈妈讲,都会觉得格外亲切和感动。
二、妈妈的手艺
妈妈包粽子的手艺,在我们家可是出了名的好,她包的粽子,不仅形状美观,而且口感极佳,每次看她包粽子,都是一种享受,只见妈妈拿起两片粽叶,轻轻一折,就形成了一个小巧的漏斗状,她用勺子舀入适量的糯米,再放入一块五花肉和几颗红豆,最后再覆盖上一层糯米,妈妈会用手指轻轻按压,使糯米和馅料紧密结合,她把粽叶的剩余部分折过来,盖住糯米,再用细绳紧紧绑好,整个过程,妈妈的手法娴熟而流畅,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。
妈妈包的粽子,煮好后更是香气四溢,每次煮粽子的时候,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守在锅边,等着粽子出锅的那一刻,当妈妈揭开锅盖,一股浓郁的粽叶香和糯米的香甜味扑鼻而来,让我垂涎欲滴,妈妈总是会先挑一个最大的粽子给我,说:“这是给你的奖励,看你这么乖,一直陪在我身边。”我接过粽子,小心翼翼地剥开粽叶,露出里面晶莹剔透、色泽诱人的糯米和馅料,咬上一口,软糯香甜,满口留香,那种满足感至今难以忘怀。
三、传承与创新
随着年岁的增长,我也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包粽子,虽然一开始总是手忙脚乱,不是粽叶破了,就是糯米漏了出来,但妈妈总是耐心地在一旁指导我,鼓励我,她说:“包粽子就像做人一样,要有耐心,要细心,不能急于求成。”在妈妈的悉心教导下,我渐渐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,也能包出形状美观、口感极佳的粽子了。
在传承妈妈手艺的同时,我也在不断地尝试创新,我尝试着在粽子里加入不同的馅料,比如咸蛋黄、香菇、花生等,让粽子的口味更加丰富多样,每当我把这些新口味的粽子端上桌时,妈妈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,说:“我的女儿真是长大了,不仅会包粽子,还会创新呢!”听到妈妈的夸奖,我心里总是美滋滋的。
四、粽子的情感纽带
粽子,不仅仅是一种食物,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,每年端午节,我们家都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,一起品尝妈妈包的粽子,大家围坐在一起,谈笑风生,分享着彼此的生活点滴和端午节的习俗,那一刻,粽子成了我们传递情感和友谊的使者,让彼此的心更加贴近。
妈妈包的粽子,更是承载着一份深深的爱和思念,每当我在外地求学或工作,不能回家过端午节时,妈妈总会提前包好粽子,用真空包装好寄给我,当我收到这份来自远方的礼物时,心中总是充满了感动和温暖,我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份粽子,更是妈妈对我的思念和关爱。
五、粽子的文化意义
粽子,作为端午节的重要食品,不仅仅是一种味蕾上的享受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,它让我们铭记历史,缅怀先贤,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,通过包粽子、吃粽子这一传统习俗,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家庭的温馨,更能够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。
而妈妈包的粽子,更是这份文化意义中最生动、最具体的体现,她用自己的双手,将这份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,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,也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祖辈的关爱和教诲。
六、结语
我已经长大成人,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,但每当端午节来临之际,我总会想起妈妈包粽子的情景,那份温馨和甜蜜依然历历在目,我知道,无论我走到哪里,无论岁月如何变迁,妈妈包的粽子都会是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。
在这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节日里,让我们一起动手包粽子吧!不仅是为了品尝那份美味和香甜,更是为了传承那份来自祖辈的关爱和教诲,让我们在粽子的香气中,感受家的温暖和文化的魅力吧!
妈妈包的粽子,不仅仅是一种食物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,它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,也能够深刻体会到家的温馨和文化的厚重,愿这份传承能够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粽子的魅力和文化的魅力。